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 >

自媒体博物馆直播,走还是留?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23-07-03 20:25:3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是自媒体直播最偏爱的场景之一,静静观展没有自拍杆打扰的场景似乎成为一种奢望,尤其在一些热门大展上,网红各种摆pose和五花八门的解说让空气都瞬间拥堵。近日,故宫博物院发布“参观须知”和“禁止携带物品目录”引发热议,其中明确禁止在展厅内开展自媒体直播。此举,有人叫好,也有人表示观望——像故宫这样在中国具有风向标地位的机构,其在文博界的示范性和影响力显而易见,是不是这将成为一个博物馆行业推而广之的行为准则呢?

故宫苦自媒体拍摄久矣。在社交平台上随意搜索“故宫拍摄”,在宫墙边“罚跪”的,在大殿前拿着“刀叉剑戟”摆姿势的,模仿清宫剧片段的照片,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人因为可以指导“宫廷拍摄”的表情火了。故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故宫,目之所及皆是不可复制的历史陈迹,御花园石子路面是传统油灰嵌石子的做法,大行李箱子的轮子碾过去,会将小石子挤压松脱,造成地面图案的不完整或缺失。超长超大的设备或用具在通过过道、墙门等较为狭小空间时,容易剐蹭墙体和琉璃件儿,造成构件脱落或残缺。

故宫对于自媒体直播的直接拒绝,可谓呈现了对传统文化和珍贵文物的尊重与珍视。在大众认知中,博物馆往往与历史、文物联系在一起,代表古旧与传统,而且基于文化属性,似乎也天然应该与商业绝缘。但随着社会观念的流变与商业活动的延伸,博物馆也被注入了更多现代性。可以说,将博物馆搬到云端,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美妙邂逅、一场文化与商业的大胆尝试。对于新近出现的一些以场景重现为卖点的“博物馆”和以展示潮流艺术为己任的美术馆,本身就是靠网红打卡的沉浸式光影来拉高人气,他们的主要受众人群就是某书某音的重度用户,那自然就无法对自媒体直播说“不”了,或者说网络平台才是这些美术馆传播的重要途径。

在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博物馆,其知识生产和传播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博物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是对公众服务的基础,是在公众与博物馆之间架起的信任的桥梁。博物馆中细分专业几十年的研究功力,非自媒体博主对着艺术品的自说自话背诵几段错误百出的简介可以替代。自媒体博主指着莫奈作品解说梵高生平,口口声声介绍高更死于饮弹自尽也是不乏其人。知名博物馆若是有这样的直播,岂不贻笑大方?“直播”传播的到底是知识还是错误呢?

传统文化产业在互联网时代拥抱新潮流、新变化,需要一个博物馆官方媒体的权威直播引导观众。以上海博物馆和新民晚报合作的“上博讲坛”为例,这个公益讲座汇聚上博英才、文博大家,业界大名鼎鼎的专家学者轮番在讲坛上现身,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上博最新展览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讲解在“上海时刻”视频号、“上海博物馆”视频号、“上海博物馆”官方微博、“上海博物馆”B站直播,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使暂时无法到博物馆现场参观的爱好者受益匪浅。

所以,博物馆里的直播,需要甄别对待。对于那些习惯于自媒体直播或录播的游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挑战和调整的机会。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参观博物馆是一次珍贵的体验,我们应该以尊重和敬畏的心态来对待文物和历史。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只有不断探究,永不停步,才能和历代经典一样保持新鲜。

X 关闭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