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披甲人为奴”,就是去给披甲人当奴隶。
2、清朝实行的八旗制度,即“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
3、这些旗丁,按照身份地位又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
【资料图】
4、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于阿哈;旗丁是女真人。
5、披甲人就是一群帮助清王朝镇守边疆的降者,世代居住边疆,早已适应了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是清廷固边的重要依靠。
6、为了安定军心,清王朝会经常将一些犯人或其家属发配给这些人,供其驱使,沦为他们的家奴。
7、“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
8、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9、(《研堂见闻杂录》)”“流徙来者,多吴、越、闽、广、齐、楚、梁、秦、燕、赵之人。
10、”披甲人所驻宁古塔常年冰封,是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的苦寒之地,中原人在那里很难生存。
11、不仅如此,由于交通及其他原因,许多流放者还没能到达目的地,就会惨死途中,有的是冻饿而死,有的则是被沿途的山贼恶匪劫掠而死。
12、扩展资料:“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是流刑,中国古代按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发行了处罚罪犯的五种刑法,是为五行。
13、奴隶制时代的五刑最为残酷,分别为刵刑(割耳朵),劓刑(割鼻子),剕刑(砍双脚),宫刑(剜掉性器),大辟(死刑),那是一种非常野蛮的不人道的刑罚。
14、进入封建社会后,这些血腥的刑罚才逐渐废除,代之以新的“五刑”——笞刑、杖刑、徒刑、流刑和死刑。
15、流刑又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流放宁古塔就是最重的三等流刑了。
16、据《研堂见闻杂记》写道,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不多。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披甲人。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