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 >

防范利差损风险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至3% 天天快资讯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3-04-24 04:11:09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的靴子落地。


【资料图】

继上月备受关注的摸底行业利差损风险的座谈会之后,第一财经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期银保监会陆续召集各个寿险公司开会。根据会议精神,寿险公司的新开发产品定价利率上限将进行下调,其中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从3.5%下调至3%,分红型产品和万能险产品的保证利率上限则分别下调至2.5%和2%。

“这次开会是通知性质的,基本从现在开始,超过上限的产品就不会获批了。我们目前也正在准备新产品。”一名保险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不过,我们完全支持监管下调预定利率的决定,因为利差损控制得不好的话可能会带来全行业系统性的风险。”

传统型产品影响大

据多名保险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此次监管召集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明确人身险产品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下调预期。而根据监管规定,评估利率决定了预定利率上限,而预定利率则影响价格,因此这意味着人身险定价利率上限将进行下调。

普通型人身险、投资型人身险的万能险及分红险均被纳入了此次定价利率上限下调的范围内。其中包含终身寿险、两全险等在内的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从3.5%下调至3%,分红型产品和万能险产品的保证利率上限则分别下调至2.5%、2%。

而根据此前相关规定,长期年金的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为“复利3.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分红型人身保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评估利率为定价利率和3.0%的较小者,而万能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则为3%。

准备金评估利率和预定利率是什么关系?业内人士分析称,评估利率是提取准备金过程中的概念,而其与预定利率产生关系,源于原保监会在“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思路下放开了定价利率,做出了“新开发的预定利率或最低保证利率不高于评估利率上限的人身保险产品报送中国保监会备案,将新开发的预定利率或最低保证利率高于评估利率上限的人身保险产品报送中国保监会审批。”的规定,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评估利率上限决定了预定利率上限。而在长期寿险产品定价的过程中,以趸交保费为例,其定价公式中预定利率就是将未来给付额进行贴现的贴现率,可直接影响寿险产品价格。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下调,最终对人身险产品定价可能会有提升的作用。

从会谈内容来看,据多名保险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此次监管强调,超过此次人身险产品调整后预定利率上限的新产品将不会获批,这就意味着市场上将不会再有3.5%预定利率的新产品。

而对于存量产品来说,第一财经交叉了解到的情况是,此轮监管召集的会议并没有明确超过调整后上限的存量产品需要立刻下架。但是,上述保险公司高管认为,不管是从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控制还是监管的意愿来看,这部分存量产品或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面临下架,“未来可能会出相关的文件。”

据了解,目前一些保险公司已经主动开始下架产品。一名保险经纪公司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期已有多款此前热卖的复利3.5%的增额终身寿产品下架,而近两天又有几款保证利率3.0%的万能险也已下架。

“事实上,只要是超过一年的保险产品,包括终身寿险、年金险,甚至是重疾险,预定利率的下调都会对其价格产生影响。”上述保险公司高管表示。

其中,哪类险种影响最大?燕道数科创始人兼CEO 娄道永表示,作为新型寿险产品,分红险和万能险本身就是浮动收益型产品,实际利率不定,因此预定利率下降对浮动收益型产品影响较小,而对与此相对应的传统型产品的影响较大。

而在传统型人身险产品中,据娄道永测算,假设其他参数不变,同样的时间、年龄、缴费期、保险期,通过精算的敏感性测试,终身寿险的价格受到的影响较大,达到40%左右。年金险的价格影响相对较小,在20%左右。“当然不同公司使用的参数和假设条件不同,结果也不同。另外,期限短的产品,敏感度也没有那么高。”娄道永表示。同时,他也强调,除了预定利率和保险期限外,费用率和发生率也是保险产品定价因素,实际操作中,保险公司可能会通过不同参数和模型的不断调整来降低产品对预定利率下降的敏感度。

严禁“炒停售”

据上述保险公司高管透露,在此轮监管召集的会议中,还特别强调了严禁“炒停售”行为,“会上说了,如果被发现‘炒停售’行为,将会有严厉处罚。”上述保险公司高管表示,“我们很紧张,马上通知所有的保险营销员不可以‘炒作’这件事情。”

不过,第一财经记者还是在部分保险营销员及保险中介的微信“朋友圈”及个人自媒体账号上看到他们呼吁消费者抓紧最后时间“上车”的话语。

而此次“炒停售”中,无疑是市场大热产品增额终身寿尤为突出。

增额终身寿由于具有“刚兑”的性质,在利率下降的背景下成为众多保险公司与其他理财产品竞争的“拳头产品”,尤其在重疾险新旧切换销量萎靡之后,增额终身寿更是成为了部分保险公司的“强心针”。“增额终身寿从原来的经代渠道专享慢慢扩展到银保渠道,再扩展到个险渠道,现在成了很多公司唯一主打的产品,市场占比非常高,而目前比较热门的增额终身寿几乎全都是用3.5%定价的。”娄道永称。据上述保险公司高管表示,尽管他不掌握行业实际数据,但据他估算,目前寿险行业新单保费中可能有一半左右来自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其实定价利率降下来之后,保险公司也担心影响保费表现。所以抓住最后的机会‘冲’一把保费,归根结底还是规模为上的思路导致的。不过从过去实际经验中,‘炒停售’阶段容易发生销售误导或消费者冲动投保的现象,之后可能产生集中投诉,其实对保险公司的长期发展也是不利的。”一名保险行业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中国保险市场几十年一直在‘炒停售’,这种现象非常不好。”湖南大学保险精算与风险管理研究所所长张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从精算的角度来说,精算不太希望保单保费的发生不均匀,这对未来的预测和管理都有一定的压力。但在我国,后端管理和前端销售没有形成协同。一个成熟的公司应该较为稳定地预测利率的发展,让经营处于平稳状态,而不是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消费者也没必要都在炒停售时追着去买,还是要看产品是否适合自己。”

在娄道永看来,不同人的风险偏好不同,增额终身寿并非适合所有人,他建议尽快实施新的《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和《适当性管理规定》,以减少后续投诉风险。

下调预定利率上限是大势所趋

尽管有点舍不得保费,但从理智的角度而言,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保险公司高管均认为利差损风险是行业未来所要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认为下调预定利率上限是大势所趋,因此也支持监管此次的决定。

如果说之前保险公司还可以用投资收益来覆盖稍高的“刚性”负债成本,那近些年优质“资产荒”始终成为保险资金投资的“阴霾”,叠加长期低利率环境及资本市场动荡,保险资金投资要取得好的投资收益率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去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保险资金年化财务收益率分别为3.66%、3.47%、3.76%,已比较接近此前的预定利率上限。

而银保监会近年来也始终将利差损风险作为重点关注之一,此前也屡次根据市场利率情况下调过准备金评估利率。

2016年9月,原保监会就根据市场利率下行情况,将万能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下调0.5个百分点至3%。2019年,为了防范利差损风险,监管部门又对人身险预定利率进行调控,长期年金的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执行标准由“复利4.02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调整为“复利3.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

2020年8月份,因部分人身险公司的万能险账户财务收益率低于实际结算利率,存在利差损等风险隐患,银保监会约谈了12家人身险公司总经理和总精算师,责令其立即整改,根据万能账户实际投资情况科学合理确定结算利率。

就在上月底,监管部门也曾同时召开三地座谈会,召集了数十家寿险公司总精算师摸底行业负债成本状况。

张琳表示,因为保险产品的特殊性,如果保险公司对未来宏观环境预测不准确,出现倒闭的情况在国际上并不罕见。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日本就发生过因利差损导致保险公司破产的事情。尽管日本也有保险保障基金机制,但最终客户寿险保单利益也有10%左右的损失。她提醒道,对于消费者来说,不能只关注保险产品的价格或收益率,同时也应该关注保险公司的服务,以及偿付能力。“保证买得到好产品,还能持续拥有好产品。”张琳说。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X 关闭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