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德倩
今天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全球主题是“控制塑料污染”。近几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限塑”付诸行动,有哪些针对各自城市生活特点的措施?实行过程中遇到怎样的曲折?故事不少。
阿姆德哈是在印度最大的城市之一金奈售卖鲜花的小商贩。过去,她需要把15%的利润用于购买塑料袋,但是如今,她改用路边树上现摘的宽阔绿叶来为客人包装鲜花,每天可以节省60卢比(5.8元人民币)的成本。
(资料图片)
阿姆德哈所在的城市位于印度最南端的泰米尔纳德邦。2019年初,这里通过法案,要求禁止使用14种塑料,这也是印度全国性限塑令法案的内容之一。
塑料问世距今已有100多年,如果说当时的人们为其诞生曾欣喜若狂,如今却不得不为不合理使用塑料产生的“白色污染”煞费苦心。
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塑料产量将翻一番,达到每年10亿吨以上。随之而来的,是陆地、海洋的污染加剧。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各国因地制宜采取行动。如何有效“限塑”,成为共同的考题。
法国“高歌猛进”
西班牙暂遇瓶颈
2023年1月1日起,法国快餐店迎来“限塑”新规——必须将一次性塑料餐具更换为可重复使用的餐具。这是自禁止使用塑料打包盒、禁止提供塑料吸管等要求后,法国在餐饮领域限制使用塑料制品的又一新规。
在法国各大超市,人们开始切实感受到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的要求带来的变化——大部分商品的标签上都明确指明其分类回收方式;电子产品等标注了是否可维修以及维修所需配件信息,为后续产品回收提供参考;超市还鼓励散装销售、减少包装。
自2021年起,法国超市的黄瓜、橙子等30多种蔬果不再使用塑料膜进行包装,消费者可携带能够重复使用的器具购买散装商品。
对此,法国生态转型部透露,该国每年销售的日常用品包装重量大约有550万吨,其中20%是塑料包装,且通常是一次性使用。法国正逐步增加可重复利用包装的产品份额,目标是到2023年投放市场的可重复利用包装产品比例达到5%,2027年达到10%。
“制造商应该从源头上减少过度包装,各地政府应该完善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系统,并对消费者开展科普行动,进一步提高垃圾回收率。”法国消费者协会负责人指出,塑料过度包装问题突出,塑料回收比例有待提高。
近年来,法国加大“限塑”力度,通过了《为循环经济反对浪费法》,旨在逐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促进替代及可重复使用材料的开发、禁用一次性塑料包装、推广无包装销售等,推动国家生态转型目标的实现。
新法案为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包装绘出了蓝图:到2025年实现对塑料制品的100%循环利用,力争减少不必要的一次性塑料包装;到2030年将一次性塑料瓶的出售量减少一半。该法案以5年为一个衡量阶段,根据实际情况量化调整相应政策,最终实现2040年前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率降到零的目标。
与法国的“高歌猛进”相比,西班牙的“限塑”措施在推进过程中却遭遇了瓶颈。
西班牙于2022年12月计划推行一项有关包装和包装废弃物的法令草案,内容为禁止对1.5公斤以下的新鲜果蔬进行塑料包装、可回收材料包装、可生物降解包装或可堆肥包装(防果蔬腐烂及损坏的包装除外)。
此举受到西班牙果蔬生产出口商联合会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会使果蔬产品难以区分品质,并且很难对消费者提供果蔬的相关信息,从而影响果蔬销售,尤其是一些较小的方便携带的果蔬产品的销售。为此,西班牙果蔬生产出口商联合会呼吁政府撤销此项禁令,并等待欧盟新的立法结果。
韩国逐步建立涵盖塑料
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
一根棉签能威胁到海龟的后代?此前英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了这一可能性。
一根被冲入马桶的棉签因为体积较小,可以轻易从下水道的垃圾过滤网中逃脱,进入河流和大海。在这一过程中,棉花的部分很快会降解,而棉签的塑料杆则会逐渐破碎成为细小的塑料微粒。漂浮在海水中的塑料微粒极易被鱼类吞食,并且随着食物链逐渐进入高等海洋生物的体内。而科学家研究发现,塑料微粒有可能会造成海洋动物的基因突变。
目前,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规,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该国“限塑”令于2022年开始生效,将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塑料搅拌器和塑料棉签,其中由于医疗原因需要使用的将被豁免。
各国纷纷在“限塑”领域积极行动,其中韩国提出的一项惩罚,因其严厉引起不小关注——为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韩国政府规定,2020年8月1日起,若商家不询问顾客意见而直接提供一次性杯子,将被处以5万至200万韩元金额不等(约合300元至1.2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事实上,比起“高额罚款”,韩国逐步建立的涵盖塑料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三者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才是起到系统性“限塑”作用的关键路径。其最终目标是到2050年与产业界合作,逐步将石油塑料100%转化为生物塑料,向“无塑料社会”转型。
举例来说,在塑料生产阶段,采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限制塑料的使用。为了减少塑料容器的生产和使用,韩国对一定规模以上的容器类生产企业设定生产的容器产品中塑料容器的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5月,该国环境部与生产食品外卖塑料包装的协会签署协议,将外卖容器的重量减少20%,但是,根据外卖食品种类和分量大小的不同,外卖容器的厚度也不同,因此将通过调查来决定限制厚度。
流通消费阶段,修订后的《资源再利用法》规定,从去年6月开始新设一次性杯子保证金制度。消费者购买带有一次性塑料杯的产品时除了支付产品价格外,还要缴纳一定金额的杯子保证金,将使用过的杯子返还给商店就可以退还。
海量“好塑料”需求
激发新科技、新产业
自去年11月28日起,来自15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乌拉圭召开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期达成终结塑料污染的历史性全球协议。该协议预计于2024年底达成。其间,各国代表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就是开会商定控制塑料污染的规则和战略。
在南非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琳达·高菲看来,这将是一场包括塑料相关产业在内的多方参与的博弈,有观点希望禁止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寻找更安全的替代品,也有观点认为可以通过改进废物回收的方式来解决污染问题。
印度在推进“限塑”措施过程中的一些情况,或许是这一分歧在实操层面的投射,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问题的缩影——
尽管印度已颁布相关禁令,但成效并不如意,由于各邦的禁令法规、禁用产品各不相同,并且禁令常有调整,消费者和零售商都表示,对于被禁止的和被豁免的内容,以及执法和罚款力度都存在着混淆和疑惑。
此外,“限塑”还面临塑料制品生产商和批发商的反对阻力,其中传统生产领域的工人就业岗位问题不容忽视。在使用领域,说服消费者放弃物美价廉、已习惯使用的塑料产品也并非易事。
为此,印度正在加速对生物可降解和以植物为基础的材料的研究。最近发表在《食品和农业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将淀粉、蛋白质和甘油混合使用,可以制成具有足够强度和弹性的薄膜,作为塑料的替代品。
如今,海滩上的商贩开始为购买椰子水的顾客提供纸质吸管。“五六十年前,吸管就是由纸制成的,”其中一位小贩穆卢甘说,“我们只是回到过去。”
也有专家指出,不少农民将从“限塑”令中获益,因为对香蕉叶(衬板)、空心木瓜秸秆(秸秆)、莲花和槟榔叶(包装材料)等天然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了。
就像阿姆德哈在金奈用树叶包裹她的鲜花一样,全球性的“限塑”措施,令许多人开始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一些产业或许正在消失,但新的产业与科技同时也在萌生。
仅在作为传统塑料替代品的降解塑料领域,科技树上已经花开数朵、各表一枝了。按照降解方式,可将降解塑料分类为光降解、生物降解、光—生物降解三种。
光降解塑料是在塑料中增加光敏物质,其吸收光照中的紫外线后,塑料分子中光敏物质被激发,键能减弱,聚合物大分子长链降解为小分子碎片,完整性遭到破坏。小分子碎片不断发生氧化反应使分子链断裂,发生降解反应,最终彻底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生物降解塑料可被环境中的细菌、真菌、霉菌、藻类等微生物所降解,最终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光-生物降解塑料是结合前两者两种工艺的复合塑料。其在光照和生物降解的条件下,引发形成双重反应。
这些“好塑料”的应用范围已逐渐拓展到包装、纤维、农业、注塑等多个领域。2020年,西欧地区的生物降解塑料产量已超过16.5万吨。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